王长云 | 博士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
科 室: | 海洋天然药物研究室 | |||||
办公电话: | 053282031536 | 电子邮箱: | changyun@ouc.edu.cn | |||
联系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鱼山路5号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 邮编266003 | |||||
研究方向: | 1. 海洋天然药物化学 2. 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学 3. 海洋药物生物学 | |||||
个人简介 |
|
|
|
| ||
王长云,男,1965年2月出生,博士,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曾在中德生物工程领域特别项目资助下,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药物生物学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1999.12–2002.2)。1987年至今,一直在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事海洋药物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学与海洋天然药物化学。重点开展典型海洋环境中药用生物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针对癌症、感染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筛选发现活性海洋天然产物,设计、合成、优化药物先导化合物。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等国家、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30余项。在Nat. Commun., J. Med. Chem., Eur. J. Med. Chem.等国际主流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他引7700余次,H因子47;主编和参编专著20部,其中,作为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具体执行和组织了首部海洋药物领域大型志书《中华海洋本草》系列著作(13卷1695万字)的编纂;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获海洋科学技术特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教育背景 |
|
|
|
| ||
1995.09–1999.07 | 中国海洋大学 |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博士 | |||
1990.09–1993.07 | 中国海洋大学 | 水产品贮藏与加工 | 硕士 | |||
1983.09–1987.07 | 中国海洋大学 | 水产加工 | 学士 | |||
工作经历 |
|
|
|
| ||
1995.12–至今 | 中国海洋大学 医药学院 | 教授 |
| |||
1993.06–1995.11 | 中国海洋大学 医药学院 | 讲师 |
| |||
1987.07–1993.06 | 中国海洋大学 医药学院 | 助教 |
| |||
2000.01–2002.02 | 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药物生物学研究所 | 高级访问学者 |
| |||
学术兼职 |
|
|
|
| ||
中华医学会航海医学分会海洋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海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高级顾问 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海洋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药物学分会理事 山东省中药协会海洋中药分会副会长 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常务理事 全国海洋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国际期刊Marine Life Science & Technology(创刊海洋药物责任编委)、Marine Drugs、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等杂志编委。 | ||||||
荣誉奖励 |
|
|
|
| ||
2022 海洋科学技术特等奖(位1/20) 2022 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位4/9) 2020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18 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位1/11) 2016 青岛拔尖人才 2015 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2015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位1/9) 2009 教育部海洋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创新团队成员 200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
承担课程 |
|
|
|
| ||
海洋药物学(本科生课程) 经略海洋(研究生课程) 生命科学与医药导论(研究生课程) | ||||||
研究进展 |
|
|
|
| ||
近年开展的研究:珊瑚礁无脊椎动物及其共生微生物药用新资源发现与开拓;海洋药源微生物代谢调控、生物合成与次级代谢产物挖掘;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设计、合成与优化。 首次对中国海洋药用生物资源进行大规模系统调查,全面掌握了中国四大海区药用生物资源家底与分布格局;系统梳理和挖掘有史以来传统海洋本草及其用药经验,运用现代药学技术对药效物质基础进行功能验证和深度开发,并将资源领域从近浅海延伸到深远海,从动植物拓展到微生物。 针对海洋生物的化学防御策略,创新性开展化学生态学导向的海洋药用生物发现研究,形成独特的海洋药源发现新模式;构建生态-药理评价模型体系,揭示了化学生态作用与药理活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从海洋化学防御物质中有针对性地发现活性分子,显著提高了发现新药源的效率。 率先开展珊瑚共生微生物天然产物系统研究;运用色谱-谱学联用化学筛选和分子-细胞生物活性筛选技术,快速、高效、导向性发现了生物碱、萜类、肽类、甾体、聚酮等系列活性海洋天然产物;建立了化合物实体库和数据库。 基于海洋天然产物优势骨架结构,借助人工智能AI技术,设计、合成、优化药物先导化合物;探讨化合物体内外活性,揭示分子作用机制,获得了具有开发前景的抗炎喹唑啉酮、抗肿瘤二酮哌嗪、抗结核环七肽、抗疟大环内酯等先导物。
基于海洋天然产物的分子靶向药物先导物发现
| ||||||
代表性成果 | ||||||
代表性论文(#equal contribu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 ||||||
1. Shuxia Chen,# Jichen Yang,# Qiong Wu,# Jiaqi Zhou, Hui Shen, Xiangyu Wang, Yong Xu, Pingyuan Wang, Chang-Yun Wang,* Yansheng Ye,* Zhiqing Liu*. Discovery of 2-(pyrazol-4-yl)-quinazolin-4(3H)-one derivatives as subnanomolar BRD4 BD2 Inhibitors with high selectivity via a bioisosterism approach. J. Med. Chem., 2025, 68: 18314-18334. 2. Shuxia Chen,# Jichen Yang,# Xiangyu Wang, Xiaochun Liu, Xiuxue Li, Yansheng Ye, Pingyuan Wang*, Zhiqing Liu*, Chang-Yun Wang*. Marine natural product-inspired discovery of novel BRD4 inhibitors with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Eur. J. Med. Chem., 2025, 284, 117193. 3. Huaxuan Li, # Hong Yang, # Li Liu, # Jiahong Zheng, Qiongyu Shi, Bang Li, Xingcan Wang, Ying Zhang, Ruilin Zhou, Jian Zhang, Zhong-Zhu Chen, Chang-Yun Wang,* Yuanxiang Wang,* Xun Huang,* Zhiqing Liu*. One Stone Two Birds: Introducing Piperazine into a Series of Nucleoside Derivatives as Potent and Selective PRMT5 Inhibitors. 2025, Eur. J. Med. Chem., 2025, 281, 116970. 4. Jinfeng Li#, Bao Chen#, Zunyun Fu#, Jingjing Mao#, Lijun Liu, Xiaochen Chen, Mingyue Zheng, Chang-Yun Wang*, Chengyuan Wang*, Yue-Wei Guo*, Baofu Xu*. Discovery of a terpene synthase synthesizing a nearly non-flexible eunicellane reveals the basis of flexibility. Nat. Commun., 2024, 15: 5940. 5. Yue Zhou#, Na He#, Qian Liu, Rui Li, Lujia Yang, Wei Kang, Xinxin Zhang, Xiaoyu Xu, Guangshan Yao, Pingyuan Wang, Chang-Yun Wang*, Jinbo Yang*, Zhiqing Liu*.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marine natural product pretrichodermamide B for the treatment of colon cancer by targeting JAK/STAT3 signaling pathway. J. Med. Chem., 2024, 67, 10783-10794. 6. Wei Kang#, Shu-Shan Gao#, Jinping Bao, Lujia Yang, Yaqing Ma, Pingyuan Wang, Chang-Yun Wang*, Chengsen Cui*. Synthetic nicotinamide cofactors as alternatives to NADPH in imine reductase-catalyzed reactions. Org. Lett., 2024, 26: 7817-7821. 7. Ling Lv#, Mireguli Maimaitiming#, Yan Huang#, Jichen Yang, Shuxia Chen, Yanfeng Sun, Xuetao Zhang, Xin Li, Changhu Xue, Pingyuan Wang*, Chang-Yun Wang*, Zhiqing Liu*, Discovery of quinazolin-4(3H)-one derivatives as novel AChE inhibitors with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Eur. J. Med. Chem., 2023, 254, 115346. 8. Rui Li,# Yue Zhou,# Xinxin Zhang, Lujia Yang, Jieyu Liu, Samantha M. Wightman, Ling Lv, Zhiqing Liu*, Chang-Yun Wang*, Chenyang Zhao*. Identification of marine natural product pretrichodermamide B as a STAT3 inhibitor for efficient anticancer therapy. Mar. Life Sci. Technol., 2023,5:94–101. 9. Huaxuan Li#, Shumin Ouyang#, Yi Zhang, Keren Peng, Wei Fang, Zhiqing Liu*, Chang-Yun Wang*, Xiaolei Zhang*, Yuanxiang Wang*.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imidazo[1, 2-a]pyridine derivatives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via STAT3 signaling pathway. Eur. J. Med. Chem., 2022, 244, 114858. 10. Zhiqing Liu*, Pingyuan Wang, Eric A. Wold, Qiaoling Song, Chenyang Zhao, Changyun Wang*, Jia Zhou*.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 targeting the canonical WNT signaling pathway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J. Med. Chem., 2021, 64, 4257-4288. | ||||||
代表性著作 |
|
|
|
| ||
1. 王长云,邵长伦,郭庆梅 主编.中国药用红树.科学出版社, 2024.11. 2. 王长云,邵长伦 编著. 海洋药物学.科学出版社, 2011.5.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3. 管华诗, 王曙光 主编,王长云等副主编.中华海洋本草(1-9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海洋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09. 4. 管华诗, 王曙光 主编,王长云等副主编. 中华海洋本草精选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01. 5. 管华诗, 王曙光 主编,王长云等副主编. 中华海洋本草图鉴(1-3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6. 傅秀梅, 王长云 编著.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科学出版社, 2008.08. | ||||||
代表性专利 |
|
|
|
| ||
1. 王长云, 邵长伦, 赵庆, 任夏, 张梦启, 信兰婷, 乐世俊. 一种簕草石方冻干粉及其在抗乙肝中的应用. 2024.08.16. 中国, ZL201910687563.5. 2. 王长云,刘志清,杨金波,赵晨阳,王平原,周月,李锐,张心心,杨路佳. 二酮哌嗪类天然产物及衍生物的应用、制备与所得衍生物. 2023.02.03. 中国,ZL202210076797.8. 3. 王长云, 邵长伦, 曹飞, 孟红. 一种甾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作为抗病毒剂的应用.2018.04.17, 中国,ZL201410213501.8. 4. 王长云, 邵长伦, 陈敏. 一种异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作为抗菌剂的应用. 2017.02.01. 中国,ZL201310429589.2. 王长云, 邵长伦, 郑彩娟. 一种蒽醌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016.03.02, 中国,ZL201110439726.1. | ||||||
项目课题 | ||||||
1. 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主题项目:海洋传统药源生物(中药)资源开发利用,2013AA093000, 2013.01–2015.12,项目首席科学家。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珊瑚礁生态系统中药用生物的化学防御物质及其化学生态效应,41130858, 2012.01–2016.12,项目负责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化学生态效应的珊瑚礁药用生物新资源发现,41830535, 2019.01-2023.12,项目负责人。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海洋生物碱优势骨架拼合的靶向膜蛋白GPR52激动剂的设计合成及抗精神分裂症活性研究,82473839, 2025.01 - 2028.12,项目负责人。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质谱-分子网络策略的柳珊瑚来源真菌环肽活性先导物发现,81874300, 2019.01-2022.12,项目负责人。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西沙珊瑚共附生真菌表观遗传修饰及新颖结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发现,81673350, 2017.01- 2020.12. 项目负责人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柳珊瑚内生真菌中抗藤壶附着大环内酯化合物构效关系及其作用机制,41376145, 2014.01–2017.12,项目负责人。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种西沙柳珊瑚及其共附生微生物中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与协同作用,81172977, 2012.01–2015.12,项目负责人。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海肉芝软珊瑚化学防御物质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40976077, 2010.01–2012.12,项目负责人。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种南海海绵化学防御物质及其化学生态学作用研究,40776073, 2008.1–2010.12,项目负责人。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药复方海藻制剂抗肿瘤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30572314, 2006.1–2008.12,项目负责人。 12. 国家“863”重点项目:海洋药物研究开发的平台技术,2004AA621020, 2004.3–2006.10, 项目负责人。 13. 泰山学者特聘专家计划:海洋药用生物资源, ts201511013,2016.01.01-2020.12.31. 项目负责人 14. 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化学与生物学相关研究,NCET-05-0600, 2006.1–2008.12,项目负责人。 15.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近海重要药用生物和药用矿物资源调查,2007FY210500, 2008.1– 2011.12,项目负责人。 16. 国家“908”专项:ST12区块海洋药用生物资源调查与研究,908-01-ST12, 2004.11–2010.12,项目执行人。 17. 国家“908”专项:海洋药用生物资源评价和《中华海洋本草》编纂,908-02-05-04, 2004.11–2010.12,项目执行人。 |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