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行业前沿实践深度融合,医药学院于2025 年夏季学期组织2022级药学专业本科生90余人赴上海医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青岛国信制药、江苏恒瑞医药、山东齐都药业、山东则正医药,以及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等国内多家知名医药企业、权威检验机构与顶尖医疗机构,开展了为期一至两周的多元化、全覆盖专业实习。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筑牢实习安全与思想根基
为确保实习工作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学院高度重视,分别于8月25日和9月5日组织召开了实习动员暨实习安全教育会。在动员会上,李春霞副院长与各组的带队指导教师详细阐述了本次实习的教学目标与重要意义,重点强调了生产安全、实验规范、人身财产安全及职场礼仪等注意事项,为同学们平安、顺利地完成实习任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安全保障。
深入产业一线,洞见研发与生产的全链条
在青岛国信制药,同学们通过系统实习,全面了解了制药企业的党建文化、研发流程、生产管理与质量规范。首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为同学们讲授“红船精神”主题党课,强化了同学们的理想信念与职业使命感。本次实习聚焦中药制剂,参观提取、浓缩、颗粒剂与口服液生产线,感受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制药技术的融合创新。
在江苏恒瑞医药,同学们走进国内创新药企的研发中心、制剂车间与质控实验室,通过专题讲座与实地观摩,系统了解了前沿的研发战略、严谨的GMP管理体系和复杂的药品注册流程,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医药创新的磅礴力量。
在山东齐都药业和山东则正医药,实习则更具“动手”色彩。同学们深入注射剂、片剂的生产一线,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亲身参与了湿法制粒、压片、包衣等关键工序,操作了流化床、制粒机、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核心设备。从物料的精准配比到设备参数的细致调控,从药品的成型制备到严格的溶出度检测,同学们将《工业药剂学》、《药物分析》等课程理论付诸实践,深刻理解了“质量源于设计”的行业核心理念。
沉浸检验与医院,感悟质量与责任的重量
在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同学们化身“质量守护者”,被分配至化药、中药、微生物等不同检验科室。从流动相的精密配制到液相色谱仪的熟练操作,从薄层色谱的鉴别到微生物限度检查,一系列严谨规范的检验流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每一份检验报告背后所承载的守护公众健康的千钧重担。
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和青岛市市立医院,同学们完成了从“学生”到“准药师”的角色转换。通过在门诊药房、静配中心、药库、临床药学室等核心部门的轮转实习,同学们系统掌握了处方审核、药品调配、库存管理、无菌配制及用药咨询等医院药学核心技能。在病患床边,在服务窗口,同学们不仅提升了专业实操能力,更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内化于心,深刻体会到药师在临床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价值与责任。
融汇古今文化,塑造职业素养与家国情怀
本次实习不仅关注专业技能淬炼,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精神的培养。在上药国风药业,同学们在充满中医药文化底蕴的“炎黄易医园”和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中流连忘返,感悟数千年的医药智慧;通过“青岛大工匠”的成长分享和市场部的职业启蒙,同学们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真实的职场文化与个人职业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别开生面的企业文化活动与团队任务,则巧妙地将爱国主义、团队协作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其中,实现了寓教于乐,全面育人。
此次大规模、跨领域的专业实习,是医药学院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专业实习将课本上的静态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态能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使同学们熟悉了行业生态与规范:对药品的研发、生产、检验、流通及临床使用全链条建立了立体化的认知,拓宽了专业视野;锤炼了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团队协作精神与卓越的沟通能力;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亲身的体验为同学们未来的学业规划、科研方向与职业选择提供了宝贵参考和深刻启迪。
今后医药学院将继续深化与各优秀医药单位的协同合作,不断完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致力于培养更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备国际视野与人文关怀的一流药学创新人才,为“健康中国”战略和“蓝色药库”开发计划的深入实施贡献智慧与力量。
撰写:王庆娟、李春霞,图片:各个实习小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