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蓝色药库”再获新突破 海洋小分子1类新药LY104获批临床试验

作者:蔡超时间:2025-09-09

         近日,由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以下简称“海药院”)联合青岛海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济公司”)协同攻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Y104注射液(以下简称“LY104”),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技术审查,成功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该药物是“蓝色药库”开发计划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1类海洋小分子药物,也是继BG136LY102之后,第三个获准开展临床试验的海洋药物,拟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以下简称“COPD”)的治疗,有望为这一高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LY104项目由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教授郝杰杰带领团队以开拓创新精神,经过严谨科学的实验设计和多学科交叉实验研究完成。在研发过程中,LY104项目团队突破传统海洋药物研发模式,构建了“前沿技术驱动+多学科交叉协同”的创新路径。项目组通过人工智能与模式动物筛选技术的有效融合,从海洋苔藓虫(Bryozoa Ehrenberg sp.)中精准发掘出一类具有活性的新结构化合物。依托“数智蓝药”高效药物发现平台,通过系统性的结构优化、合成工艺革新、成药性评估及药理药效学验证,最终获得LY104分子,并将其作为候选药物进一步开发。

1 LY104作为抗COPD创新药物的作用特点 

       系统临床前研究数据显示,LY104具备良好成药性,既能通过舒张支气管直接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又可通过抑制肺部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也能借助调节组织代谢机制对受损肺细胞实现一定的修复作用,形成“对症+对因”的双重药理机制。

       多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海药院理事长管华诗秉持“聚集开发,梯次产出”策略,以前瞻性和系统性思维统筹推进“蓝色药库”计划的实施,丰富学科与平台建设内涵,LY104项目是该计划重点部署的海洋原创新药之一。项目开发中,中国海洋大学“蓝药人才”技术总师、海药院院长杜冠华践行“跬步管理,高效运行,目标导向,需求引领”的核心理念,既为项目提供全方位深度指导,更创新实施“概念验证-技术突破-跨越夺标”阶段式项目管理模式,带领团队高效协同,在较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临床前研究。郝杰杰创新团队依托医药学院海洋药物学科深厚积淀,完成源头创新任务,为药物研发提供核心技术与理论支撑;海药院发挥平台资源整合和成果转化能力,提供从实验室到中试研究的全链条研发保障;海济公司则以资本赋能保障研发高效推进。各方主体协同创新,探索实践了有效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学研路径。

       这一成果不仅是学校海洋药物特色药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突破,也是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融合,加速高水平海洋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的典型范例,为“蓝色药库”开发计划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协同创新模式。 

       来源:https://news.ouc.edu.cn/2025/0903/c550a120171/page.htm


关闭